●導讀 開啟台灣人文生態學研究的敲門磚 林益仁
●序
●導論 文明慾:多種文明與單一文明
●第一卷 荒原:荒漠、凍原、冰
.第一章 冰的主宰:棲居冰的世界與凍原—歐洲冰河時代.北斯堪的納維亞.亞洲凍原.北極美洲.格陵蘭
.第二章 土地死亡:沙漠中的適應與反適應—北美洲西南.秘魯北部.撒哈拉.戈壁.喀拉哈利
●第二卷 草葉集:不可耕作的草原
.第三章 颳風:北美草原與茂密的稀樹草原—大平原.非洲稀樹草原.撤赫勒沙漠之邊
.第四章 文明的康莊—歐亞大陸草原
●第三卷 下雨:熱帶低地與後冰河期森林的文明
.第五章 原始林:後冰河期的溫帶林區—濫伐森林的事例.美國灘地.北美溫帶森林.歐洲
.第六章 黑暗之心:熱帶低地—腓特烈韓崔克島.奧爾梅克心臟地帶.亞馬遜下游流域.地低區馬雅.高棉谷地.貝寧市
●第四卷 發亮的泥地:漸漸乾燥的氣候裡的沖積土
.第七章 荒涼平坦的沙地:近東地區的誤導事例—查桑巴沖積平原.約旦河谷.蘇美與埃及
.第八章 鞋與稻米:超越起源環境的中國與印度—印度河.黃河.長江
●第五卷 天空之鏡
.第九章 雲中的花園:新大陸的高地文明—古中美洲與安地斯山
.第十章 攀上樂園:舊大陸的高地文明—新幾內亞.辛巴威.衣索匹亞.伊朗.西藏
●第六卷 水域邊緣:海洋塑造的文明
.第十一章 諸神如何分派:小島文明—「南太平洋」.夏威夷與復活節島.阿留申群島.馬爾地夫.馬爾它.米諾斯文化的克里特島.威尼斯
.第十二章 海岸上的視野:沿海文明的本質—海上民族.腓尼基與斯堪的納維亞.航海的尼德蘭
.第十三章 追逐季風:亞洲的沿海文明—日本.航海的阿拉伯.東南亞.科羅曼德爾與古吉拉特.福建
.第十四章 尤里西斯的傳統:希臘羅馬沿海—維奧蒂亞.希臘外海.雅典.愛琴...
自序/導讀
【導讀】
開啟台灣人文生態學研究的敲門磚
「每一個世代都寫下了他們自身對於自然秩序的描述,它們呈現自然的不同面貌時,大致上也反映了人類社會對自然不斷改變的關注。」(Donald Worster, Nature’s Economy: A History of Ecological Ideas, 1994)
多年來,我不斷尋覓一些有關「自然」論述的經典書目,期待可以提供作為台灣有志人文生態學研究者的基礎知識,並嘗試點燃可能議論的火花。其中,我發現深刻且具有洞見的歷史性著作特別吸引我,主要是因為它們總是勾勒出某種思想與行動背後的發展背景與輪廓,讓人有一新耳目與豁然開朗的感受,例如:傑出的美國生態歷史學者沃斯特(Donald Worster)教授的成名作《自然的經濟體系》(Nature’s Economy)便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因為它抽絲剝繭地解析英美生態理念發展的歷史社會脈絡,並呈現其中與宗教、社會與政治的糾葛,進而指出生態觀念的多元與複雜性,非常有利於破除獨斷且排它性強的生態意識形態,例如某種科學主義至上的生態觀,同時也可以促進有創意又具反省力的人與自然關係。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的歷史地理學特納講座教授葛隆納(William Cronon)對於構成美國民族性與在自然保育價值上獨特的「荒野」(wilderness)概念所進行的歷史分析與解構性批判,則是從另一歷史角度對於認識生態思潮的重要貢獻。從帝國主義發展的角度切入,劍橋大學的環境歷史學家古羅夫(Richard Grove)說:「雖然一般大眾關心全球環境受破壞這件事是近期才發生的,但是歷史上因為環境變遷所產生的焦慮感卻不然;相反的,對當代西方環境的關懷與自然保育的嘗試,其起源與歷史是相當久遠的!」在《綠色帝國主義》一書中,古羅夫細緻地分析環境主義的理念根源,可以上溯至十九世紀西方強權對外殖民時,科學家、殖民地官員與殖民地社會文化互動的結果。事實上,不同社群與文化常常利用對自然的不同迷思去組構他們對環境的知識與論述。同樣從帝國主義入手的,還有一位作者克羅斯比(Alfred W. Crosby,編按:其最新著作《寫給地球人的能源史》由左岸文化出版),在他獲得學術獎項的《生態學角度的帝國主義》(Ecological Imperialism)中,指出帝國擴張的歷史中殖民者的生態條件限制,如氣候、疾病、土壤、作物、家畜等,從而帶出帝國的生態環境界線,藉此說明環境因素的重要性。從人文生態學的角度來看,這些歷史性的著作,除了具備生態哲學的論述書籍所著重的深刻概念分析之外,還提供了思想發展的具體社會文化脈絡,依此,思想就不單單只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坐落在實際的時空交錯下的思考與行動,優秀的歷史作品透過人、事、時、地、物的交織,讓思想活靈活現地跳出來,這是我閱讀以上書籍最感趣味盎然且有意義的地方。
一個生態學角度的「文明」觀點
然而,以上的陳述究竟又跟導讀《文明的力量》這本書有何關係呢?依我個人的見解,牛津與倫敦大學環境史的教授菲利普.費南德茲─阿梅斯托的Ci
各界推薦/推薦序
林益仁(靜宜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南島民族研究中心主任)
.媲美湯恩比,具有原創的洞見……充滿各式各樣新奇的故事,令人興奮。 ——《紐約時報》
.一本跨領域的環境書……他的態度比起賈德.戴蒙審慎與深沉許多。 ——林益仁(靜宜大學通識中心)
.他比小說家更會玩味語言,更遑論其他的歷史學家了。就像伊里亞斯(Norbert Elias),他突破「以西方為中心」的觀點,避免線性史觀,重新理解人類文明的意涵。在他全新的文明史裡,人類被放回「自然環境」的脈絡,變成實際面對自然挑戰的物種,不論荒原、沙地、高地或洪水經常氾濫的沖積平原,「文明」不再是一種標準,而是多種環境之下的生存實境。 ——Amazon UK推薦
.在作者新穎的歷史架構之下,「文明」不等於「進步」,人類文化不能自外於自然環境。這是一本值得深讀的書。 ——Amazon US四顆星推薦
.從阿梅斯托氣勢磅礡的寫作風格、涵蓋古今中外讀者熟悉或不熟悉的文明案例,可以感受到他的野心。作者重新評價了許多概念,包括「兩河流域是文明的濫觴」這樣習以為常的觀點。他滔滔雄辯、引證事實的論證,標舉出傑出歷史學家的地位。 ——《出版人週刊》
.如同賈德.戴蒙的《槍砲、病菌與鋼鐵》,阿梅斯托從地理學、農業、生態環境評估各文明的表現。最成功者,往往是能跨越不同環境,應用多樣資源的文明。任何環境,包括極地、沙漠,都可能有文明的誕生,但相似的自然環境不保證有相同的發展。 ——《圖書館月刊》
.他陳列在我們眼前的不只是文明的影像,還有文明興起與枯朽帶來的問題,令人目不暇給。 ──卡爾(Raymond Carr),《旁觀者》
.作者跟你搭訕,說了一個有意思的話題,然後
留言列表